走進「從前,有個好萊塢」的夢幻世界 這部寫給好萊塢的綿綿童話情影評

安安大家好,身為李奧納多鐵粉的酋姐,這次又要來帶大家用更細微的角度來觀影啦!想必大家都知道,在2016年獲得奧斯卡影帝後,李奧納多先生就相當認真的專注在他對環保議題的愛(喂),在經過三年多的王寶釧苦守寒窯後,終於又在今年暑假盼到新作《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上映啦啦啦!

一如李奧納多先生的電影風格,每部電影的片長都在挑戰觀影人的膀胱與耐心,因為真的都要撐很久又好想死,但中間跑去上廁所錯過劇情又會超可惜,你這樣到底要我怎麼愛你呀呀呀(喂)好啦~在前面這一小段的碎碎念結束後,接下來酋姐也要透過幾個小主題,來分析一下《從前,有個好萊塢》這部電影的特別之處。

當情歌的樂音響起

從前,有個好萊塢觀影前須知!

現年56歲的鬼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在2014年,就曾提及自己將於第十部作品後退休,身為第九部作品的《從前,有個好萊塢》不但預告著昆汀的告別,也是他匯聚全力,娓娓道來他對整個產業炙熱愛意。

而他自己也提到,《從前,有個好萊塢》是他寫給好萊塢的情書,同時卻也是紀念與緬懷1969年震驚美國演藝圈的「莎朗蒂謀殺案」的一首溫柔情歌。透過虛構與重建,真實與虛幻兩者間成分的拿捏,昆汀拼湊出一個屬於他,卻也是屬於我們這些無緣見證好萊塢黃金時代觀眾的影作。

在這封情書中,昆汀相當難得拉慢他素日擅長的暴力美學元素,在譴責處仍孜孜矻矻注入溫柔、著眼於細節處,除有不斷出現的懷舊片名與演員人名之外,在服裝及當時各大景點的影像,甚至是場景還原皆是絲絲入扣,並巧妙安插不少對當時好萊塢情懷的感動與溫暖。

舉例來說,Cliff與Rick開車前往片場時,途經充滿嬉皮的熱鬧街道,這場戲不只讓觀眾初次見到Rick(與當時部分美國人)痛恨嬉皮風潮的社會現狀。牆面上也有著活躍於1920到1940年代的《喜劇天團:勞萊與哈台》塗鴉。若是看過李奧納多所主演的《神鬼交鋒》(Catch Me If You Can)的影迷們,看到Rick搭乘1991年就倒閉的泛美航空也會備感驚奇。就連其實沒有真實存在的蘋果牌香煙,也一直在昆汀的電影世界觀中不斷出現,有趣程度可見一斑。而在片尾字幕播放時,取代主題配樂或主題曲的是1966到1968年間播出的《蝙蝠俠》電視影集原音,對於經歷過那段時期的美國觀眾來說,想必內心的激動有如滔滔江水一般源源不絕啊。

而在觀影時代片,我也建議大家最好要做些功課,並抓到對該歷史的熟悉感。以《從前,有個好萊塢》為例,就能從1960年代的越戰,以及當時反戰情懷與嬉皮文化崛起進行探討,便能離看懂《從前,有個好萊塢》又近了一步!如果你想要更全面洞悉整部片的佈局,則可在觀影前稍微了解當年的「莎朗蒂謀殺案」,對於故事情節的推動才能更有概念。

是平凡還是超凡:細數好萊塢的殘酷金字塔

很多人對於這部片的印象跟感想,都直觀認為他就是描繪好萊塢明星五光十色的糜爛多彩生活,因而認為這部電影其實沒有太多可看之處。但如果你本身沒有與好萊塢產業有較深的了解,又或是你是屬於愛看動作爽片的觀眾類型,我真心建議你別花錢去看,因為就算你花了錢,也未必看得懂昆汀那細膩的溫柔。

回過頭切入電影,故事發生在1969年2月的美國洛杉磯,三個角色、三種階級,勾勒出好萊塢這個大世界觀中的三個定位:不見天日的底層角色替身(Cliff)、已然過氣、即將被好萊塢淘汰的明星(Rick),以及即將大紅大紫的超新星(Sharon Tate)。透過明亮色系與節奏鮮明的影像,昆汀帶領觀眾一同走訪當時的好萊塢片場,不時揭露光鮮亮麗的洛杉磯裡荒謬如戲的日常,以及同在鎂光燈下的聚焦之下,不同階層的追夢人,如何一日一日的推演生活節奏,更為了理想而努力著。同時,講述的也是人生的美麗與哀愁,細細思量,這三種身份與定位,不也是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情狀?

【以下開始多有爆雷,不喜勿入】

令我備感深刻的是,李奧納多所飾演的Rick在電影中接到一個外型不同以往的反派角色(還要打扮成自己不喜歡的嬉皮風格?!),還在劇中讀了一本書。在把故事講述給小女孩的過程中,也發覺到書中主角的悲慘境遇,居然是自己生活情狀的預告,不禁悲從中來,此段播出後不但引起觀眾歡聲雷動,卻也是淚中帶笑的悲涼。

當悲劇扭轉為諷刺黑色喜劇:從導演到演員的誕生

以導演的拍攝手法到故事的流暢性來說,可說是一貫維持著昆汀所喜愛的黑色喜劇風格,淚中帶笑、笑中帶淚的微蒼涼與對生活情狀的諷刺,是我對他歷年導演作品最大的印象,也正是因為這些特質,這些人物傳記電影顯得更有張力。

下筆自此,《從前,有個好萊塢》的影評仍對我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度,一來本人只能算是李奧納多跟瑪格羅比的鐵粉,對於小布的電影,卻只看過《夜訪吸血鬼》、《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以及《第六感生死緣》(這部完全榮登本人最愛的小布電影)與《特洛伊木馬屠城記》(怎麼數一數好像也是滿多的),對於小布的演技層次,以及琢磨角色的能力並沒有那麼熟悉。

但在觀影的過程之中,我不斷推敲他在劇中的每一個神情的推演,與層次堆疊的方式,無論是與李奧納多的對手戲,還是與Pussycat等其他角色的交流,他的表現都不斷讓我喜歡上Cliff這個有些悲哀,卻又不屈不饒的扮演好自己的定位,但卻又不完全是屈就的角色訴求,那種多層次的堆疊,實屬佳作!

相較於李奧納多所飾演的Rick,我個人則私心認為,根本就是在演好萊塢版本的華爾街之狼啊啊啊(資深粉絲表示崩潰),在人物的角色上,獨特性略顯不足呀。

另一部分同樣可惜的是,這部電影雖是以「莎朗蒂謀殺案」作為出發點,卻沒有提供瑪格羅比一定程度的角色張力,一舉一動仍是具備她之前作品的影子,那種天真浪漫的情懷,所表現出來的力道或許再收歛一些,能更貼合角色訴求。 另一個小彩蛋就是李小龍的出現!無論是與Cliff的對打戲,還是與Sharon Tate的練功片段,都亦正亦反的刻劃出當年李小龍在好萊塢的角色地位,豐富了我們對於當代的想像。雖說個人覺得裡面時不時有貶低華人的場景出現(或許只是為了要成功描繪出當時的好萊塢社會現象),但內心終有些不滿啊~~~

夢醒時分:就把美夢留在彩蛋吧!

最為有趣的是,整部電影的高潮,幾乎鎖定在最後的二十分鐘,電影結局更是最為人津津樂道,更有交代影評媒體不要公開爆雷的舉動,那到底昆汀在玩什麼把戲?

電影進行到尾聲,Rick和Cliff,以及Rick的義大利籍老婆風塵僕僕地從義大利回到美國,這卻也將是預告Rick和Cliff長年好友關係的停損點,當觀眾以為劇情接下來即將進入灑狗血的道分離的老派格局,腦中想到的畫面可能還是「朋友一生一起走」的那種賺人血淚畫面,昆汀卻給你來個意料之外的大翻轉!邪教三人組的出現、與Rick的衝突,到後來提起武器緩慢的走上斜坡前往Celo 大道10050號準備去屠殺Sharon Tate等人,開門迎來的卻是抽了迷幻煙Cliff!接下來迎接觀眾的更是一陣陣昆汀的「暴力美學」標準式,以及笑料不斷的鬧事屠殺過程(由於這段太精彩,決定不一一爆雷,就讓大家自己進去電影院慢慢欣賞吧!)

耐人尋味的是,昆汀並未選擇再一次的還原當年風聲鶴唳的莎朗蒂謀殺案,而是以架空的歷史,來致敬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終結,並以此表達對於那段慘案的憤怒與惋惜。在他的故事中,他將該起謀殺案作為故事基礎,並環繞著這段歷史,一一發展周邊故事,讓不了解背景的觀眾可以享受最後一切串聯時的驚喜與震驚,熟知這段歷史的朋友更是會被「史潘片場」與「查理」的出現不斷屏氣凝神,等待劍拔弩張的霎那。

架空的人設、熟悉的歷史,在昆汀所細心描繪出來的平行時空裡,因為Rick 與Cliff住在隔壁的關係,Sharon Tate依舊能活在觀眾的心中,她可能能繼續拍攝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當然也有可能像各個巨星一樣有走歪的一天,但至少,她還美麗而燦爛地活著。

片尾鏡頭的運鏡手法,更相當具有當時好萊塢電影的味道,鏡頭的拉遠,則給予觀眾意味深長的結局。這部片或許不是酋姐心目中李奧納多與瑪格羅比演繹過最好的電影,但卻是近年致敬好萊塢的眾多選項中,最討我歡心的一部。夢很美,但現實卻很殘酷,如果能讓你選擇,你是Rick?Cliff?還是Sharon Tate呢?

 

厭世旅人酋姐聊旅行、美食、好物、性愛與異國文化!酋姐日常:行銷人+百萬部落客+Podcaster,想看美照跟吃美食,我們來去酋姐IG@chillchill_der,想談性說愛,來聽酋姐Podcast「海鮮CHILL CHILL」,當然也不要錯過酋姐的個人部落格:Hola!酋姐來求解
厭世旅人酋姐聊旅行、美食、好物、性愛與異國文化!酋姐日常:行銷人+百萬部落客+Podcaster,想看美照跟吃美食,我們來去酋姐IG@chillchill_der,想談性說愛,來聽酋姐Podcast「海鮮CHILL CHILL」,當然也不要錯過酋姐的個人部落格:Hola!酋姐來求解

大家都在看的電影影評總匯

《從前,有個好萊塢》,這封寫給好萊塢的黃金童話情書

《神鬼獵人》+《丹麥女孩》,細數那些戲劇的自我對話

影評|時間就是你最大的敵人,《1917》這樣賺觀眾眼淚

黑色喜劇經典!災難藝術家、老娘叫譚雅這樣演繹人生苦澀

《我就要你好好的》人生只有一次,讓雙方蛻變成長的愛

《華爾街之狼》的貪婪人性,是否能讓你輝煌後墜落再起

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 帶你探討愛的本質

《愛的萬物論》教會我們的那些事,婚姻是否能永恆?

《我們的愛一言難盡》Newness,就讓我們開放式關係吧!

彩虹下的破碎靈魂,《茱蒂》一個巨星的誕生與殞落

不存在的房間,打開你心門內最溫暖的一塊

《因為愛你》CAROL電影版,帶你如何以愛為名

《末代皇帝》溥儀的傳奇一生,有點傷、有點悲

 

影評|波希米亞狂想曲的情與欲,再現皇后合唱團搖滾經典傳奇

說到搖滾樂與流行樂,不可不知的樂團就是「皇后合唱團」(Queen),但關於他們華麗而絢爛的樂團人生,你又知道了多少了呢?英國音樂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記錄下皇后合唱團走紅與主唱佛萊迪複雜而絢爛的一生。但由於是個人傳記電影,主要的故事線圍繞在主唱佛萊迪的身上。

波希米亞狂想曲:友情與音樂

也因如此,在電影內所呈現出的衝突,尤其是佛萊迪與其他團員的意見摩擦,並沒有想像中來的大、力道稍嫌不足。(也或許實際狀況也是如此),但其實對於有在追星的孩子來說,其實在看到四人間若有似無的離間與不合,甚至進一步切入成員們內心的動盪不安,還是能夠想像的。

波希米亞狂想曲:親情與愛情

而若要談到情感層面,稍微可惜的是,在與親情的層面上,佛萊迪與爸爸的衝突面並沒有想像中來的那麼多,除了片頭的一小段爭執,與最後Live Aid 慈善演唱會前的肯定,其他時間都是比較壓抑,較為輕描淡寫。

而在與人的情感關係中,酋姐其實最喜歡的就是關於瑪麗的橋段,像是佛萊迪坦承性向、瑪麗欲取下戒指、佛萊迪深夜打給瑪麗共飲及瑪麗交男友與懷孕,他在每一次情緒層次的堆疊與推進皆是越發深入。

進一步能讓觀眾探索瑪麗之所以對佛萊迪的重要性,甚至在他的生命中舉足輕重。我想,這便關乎於她是他對於「性的啟迪」。又或許,兩人在第二次見面,瑪麗為其畫上眼線的那刻,就註定未來回不去的分岐。這種性的啟迪與瑪麗的之間既是知己又是親人間的情感,也不禁讓人聯想起賈寶玉與林黛玉二人。

波希米亞狂想曲:自我探索

仔細分區,電影約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在描述佛萊迪的自我詰問與探索。在探索中遺忘自己,過度欲證實自我價值,也是電影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或許也因影片本身聚焦在更多皇后合唱團的音樂,對於佛萊迪的嗑藥、酗酒與濫交等私生活,多數在濾鏡和遠鏡頭下重重提起輕輕放下,輿論壓力的著墨也有些不足

而在歌迷互動的拍攝上掌握得相當優秀,輕易抓起觀眾的澎湃感,我也很喜歡他們每次在錄製音樂的側面紀錄,讓更多歌迷看到了那些不為人知的音樂創作過程。

最後再來談談曾編過酋姐很愛的電影《愛的萬物論》的安東尼麥卡滕,即是《波希米亞狂想曲》這次的編劇。就以電影所呈現的格局,確實呈顯出安東尼麥卡滕作品常見的pattern,他擅長刻畫出細微的人性特點,也常美化角色本身的缺陷之處,但不能否認的是,作品同樣相當出彩。

波希米亞狂想曲:電影特點

而酋姐也一直覺得很奇妙的是,多數的英國傳記電影,總是能將人性與情感面著墨的相當出彩,如《愛的萬物論》、《最黑暗的時刻》真是令人又愛又恨的呢!此外,其實比起主角佛萊迪(即便裝上假牙),羅傑、布萊恩與約翰的扮相更接近本人,當然硬要說羅傑其實沒那麼接近,但因為他本人太接近酋姐愛的英國男人模組,那種失心瘋、歇斯底里與黑色幽默真的太可愛??

總的來說,《波希米亞狂想曲》以音樂傳記的電影形式,記錄下皇后合唱團橫跨七八零年代的叛逆不羈,雖說在兩小時十六分鐘把十五年間的故事講完,步調自然偏快,並捨棄掉影視版過於美化,避重就輕佛萊迪耽溺與墮落的一面,但無論是音樂、運鏡、剪接與場景美術設計,當然還有多數角色的精湛演出,都可說是相當出彩。

只要你是皇后合唱團的粉絲,或是喜歡看探索同性議題的片子,酋姐極度推薦這部片。個人也認為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名單,雷米馬力克入圍影帝應該絕非難事!

大家都在看的電影影評總匯

《從前,有個好萊塢》,這封寫給好萊塢的黃金童話情書

《神鬼獵人》+《丹麥女孩》,細數那些戲劇的自我對話

《我就要你好好的》人生只有一次,讓雙方蛻變成長的愛

《華爾街之狼》的貪婪人性,是否能讓你輝煌後墜落再起

《愛的萬物論》教會我們的那些事,婚姻是否能永恆?

《我們的愛一言難盡》Newness,就讓我們開放式關係吧!

《因為愛你》CAROL電影版,帶你如何以愛為名

《末代皇帝》溥儀的傳奇一生,有點傷、有點悲

《性我者得自由》更得高潮,女性性革命到底多重要?

《艾蜜莉在巴黎》粉紅泡泡太超過?其實這是美式想像 

2021年七部你不可不看的大女主找自我電影

【不專微微影評】The Mercy獨帆之聲~離開,是為了找尋自我的救贖

好的~~超久違的電影影評篇終於又要來了

身為柯林佛斯(Colin Firth)的鐵粉

他的電影怎麼可以不去看!!!

於是乎酋姐又來電影院報到了(到底要為柯林花多少錢??)

以下微影評不喜勿拍~

導演詹姆士馬許(James Marsh)的幾部作品都具有相當濃厚的英國風情,他擅長在作品中置入細膩情感,但卻不會開誠布公嶄露他所想要傳達的概念。就像經典作品《愛的萬物論》中表面上在述說霍金的一生,但卻是透過細節處表現對於人生的唏噓感嘆,卻又隱含著對於生命的希望。而同樣是人物傳記電影,在《獨帆之聲》中,我們卻是看到了另一種社會現狀的譴責。

《獨帆之聲》劇情本身所帶來的緊張感與壓力,透過各類運鏡手法呈現得恰如其分,雖說因篇幅問題,在這部格局相對較大的作品中,在最後的瘋狂局面內沒有辦法鉅細靡遺描寫、針對每個代表性角色多加描述,而在這個時候,所需要的就是演員對於角色的詮釋能力。

文學作品化為影視形象本身就需要考量到許多因素,首先必須要以主角是否貼合角色與否作為第一步。柯林佛斯本身的扮相就是相當典型的英國人,時而剛毅時而脆弱,卻又不失固執的特質,就比如在《別相信任何人》中,他就將Ben那黑暗的角色飾演的入木三分。

雖說以當時出海才34歲的主角Donald相比,他的扮相略顯老態,不過因為主角本人也是長得滿老著放,晶本人倒是覺得沒有太大的出戲狀態。加上向來以正直嚴肅、磊落不阿形象為名的柯林佛斯,在《獨帆之聲》中大量的有駝背的畫面,這也扣回角色本身的個性。

對於瑞秋懷茲(Rachel Weisz),相信很多人對她的印象都來自《神鬼傳奇》系列,但除了《神鬼傳奇》,其實她更擅長演出像是《遺孀美人心》、《單身動物園》這種堅毅的女性(人母)角色,而在《獨帆之聲》,她同樣也將這樣的表現展露無疑,比起柯林的演技,在《獨帆之聲》中我反倒更享受在瑞秋懷茲的畫面之中。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回到故事軸線,你有沒有想過在你的生命中,你究竟了說過多少謊話?一個看似「善意」的謊言,卻有可能改變許多人的一生?時間回到1968年,英國《週日泰晤士報》正在舉辦一場環行世界的獨帆大賽,Donald在媒體的過度關注與渲染下,將他打造成英國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卻也促成最後的人間悲歌。

《獨帆之聲》中討論了人性、社會期望值,同時也討論著「魯蛇」的懦弱、沉淪,自我價值的實現,甚至是媒體亂象等元素。片商注入「家人的愛,是我們夢想的種子」的宣傳詞,其實並不是相當貼合角色的意象,對於Donald來說,他的離開卻是基於一個男人想要重拾自我價值而下定的決心。

有些人會為了重拾自我價值而遠走他鄉,有些人則是在生活中渾渾噩噩,我很清楚記得當Donald正準備要出航前被眾多媒體團團包圍,他們爭先恐後問著Donald:「你現在最期待的是什麼?」他開懷說道:「當然是回家的那一刻!」對於他而言,離開的決定在於證明自身的意義,這個決定看似堅毅,但透過影片前頭的出航日一再延期,其實就是為結尾藏下暗語。

海德格曾說過:「還鄉就是返回與本源的親近。」但你我也知道,有一種說法叫做「近鄉情更怯」,回鄉就要面對現實與背負的罪惡感。在孤寂與罪惡與媒體放大鏡檢視的結果,最終也導向悲劇。

解放與再生

再來不能不提的就是整部影片的攝影的運鏡手法,撇去傳統特效所使用的綠幕,在《獨帆之聲》中確確實實把大海的磅礡帶到了我們眼前。海的不斷晃蕩隱喻著強烈不安感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也似乎象徵性凸顯漫天捲舖蓋的媒體又是如何斷章取義。

電影當中畫面時而緊張,時而緩慢,無一不是讓觀影者能夠全神關注在Donald一家的生命歷程。Donald一人獨自在三體帆船上吹口琴的孤寂、斷髮所暗喻的「斷尾求生」、在馬緯度無風帶看到了一匹匹馬的幻影,足以描繪出孤寂與自我譴責所造成心魔框架……望著太陽,Donald感嘆著或許這就是生命的mercy也與片名緊扣,最後沉入海中的時鐘更是象徵生命的殞落。

Claire從對丈夫的支持,對媒體逐漸激生的反感,甚至是在Donald消失在海上後對媒體渲染私事再三的厲聲抨擊,到最後與孩子們站在岸上等待終有一天能盼得Donald回來的那天……我想,在碼頭守候並不是為了逝去的人,而是提供留下來的人一個哀悼的場域。結尾交織過去美好與現今情狀的那般滄海桑田,也非為了Donald所謂的mercy,細細玩味的結局更是令人心寒。或許,這些也都是人在追求自我價值中會遇到的人生歷程。

整體來說,《獨帆之聲》絕不是一個能夠輕鬆看待的影視作品,它以相當黑暗的角度探討人性,卻又讓你無法輕易移開視線,更不用說滿到要溢出來的文學意象,可說是一部將文學作品改編的相當好的影視作品。

影評|電影《愛的萬物論》教會我們的那些事,婚姻是否能跨越時空的永恆?

霍金的去世,對於科學界來說是一項重大的損失,許多民眾也重新對於這個有著強大決心與意志力的科學家燃起興趣,從電影《愛的萬物論》入門,似乎是一件簡單但也容易淪為片面的事情。(笑)想起前幾天與朋友剛好聊到霍金(當時他還未離開人世),我對霍金的評論就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對於科學的貢獻相當很偉大,但在愛情前他就是一個 douchebag

《愛的萬物論》:電影是自傳還是改編?

在《愛的萬物論》中,導演與編劇雖以Jane的自傳做為出發,卻也儘量降低了自傳中對霍金的指責與douchebag的行為,或許,愛的本質即在於當下。接著也與大家分享電影《愛的萬物論》到底教了我們什麼?或許,對於霍金而言最讓他感慨不是在這段關係中誰又恨了誰,而是Jane的不悔無怨。

《愛的萬物論》:跨越時間的永恆

「如果有一個算式可以解釋萬物,你不覺得很美嗎?」那麼愛情呢?

一九六三年,劍橋,新年派對。

一位保守的物理系研究生,一位外向的文學系學生,看似衝突卻又如此契合的一對,在那一眼瞬間,周遭的空間瞬而凝結了起,他知道,那是什麼;而她,自此在心頭上記下了這個人。當理性與感性的交織,又會產生怎麼樣的火花?

有人說,愛情是很偉大的東西,人因愛而成長,因愛而完整,愛可以讓躁動的靈魂找到一條屬於它自己的道路,尋回避風港。愛,可以是這世上最堅強的存在,人,在愛中學習,更在愛中修行,因愛而堅強。

有些人願意在戀愛關係中做出妥協,因而改變,無論那個自己是否將成為更好的自己,更不管這個決定出於自願與否,他也亦然。即便彼此於思想與信仰間的衝突、學科間的差距,他仍願意向前跨越那麼一大步,只願握住眼前這女孩的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愛的萬物論》:我將成為漸凍人,妳還要我嗎?

一個踉蹌,一段只剩下「兩年」的沉重宣告,跌碎那握在手心的寶貝,恐懼與茫然的壟罩之下,他寧可把自己關在密閉的房間,拒絕與外界聯繫。既然無能為力改變,何不任由自己頹然於現狀?

一局傷痛欲絕的槌球遊戲,相比初次邀約下兩人心中毫無窒礙的距離,此刻他所築起的高牆,此刻竟是如此堅韌地矗立於前,將兩人推的好遠好遠,遙不可及。他推開她,寧可親手毀掉最珍愛的東西。因為他不配,也不能擁有她。

「我比你想像中勇敢。」多麼堅定的一句話呀!她許下了承諾,無論未來生命有多長,她都願意陪他走下去,只因,她愛他,史蒂芬.霍金;他也愛她,潔恩.懷爾德.霍金。

《愛的萬物論》:意志力才是感情成功的關鍵

這美麗而感人的承諾卻因殘酷的事實而成芒刺,無限的兩年、兩年、再兩年……可她還能再撐幾個兩年?在現實的洗禮下,日與日間的柴米油鹽、生活的日常瑣事,甚至是照顧他的日常所居,極盡所能地將她的耐心與意志消磨殆盡,生活中的一切都顯得如此令人消沉、無助,遙遙無期。會背叛的不是人,而是時期。當有限的承諾,成為無止境的磨難,你又會怎麼做?當承諾為重,何又為輕?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是承諾,更是責任。

或許你會說,愛情的力量很偉大,但它其實也是不堪一擊的。「我需要幫忙!」面對如此困境,除是圓滿了兩人對對方的責任感,更是超脫於自我的無私之愛。他願意面對她需要外人幫助的要求,讓他人介入這段搖搖欲墜的婚姻;她則是願意堅守對這段婚姻誓言的承諾,即便那位逐漸成為點亮無限夜晚的火炬,枯萎的心因他更逐漸豐潤起,她始終堅守著應當保持的距離。

但他和她,最終還是輸給了現實,輸給了兩人從一開始就註定的差異。或許更可以這麼說,他們輸給了研究多年的「時間」看護的出現,使兩人的關係降至冰點,對他的貼心備至,風趣而落落大方地走進他心中長期缺乏的那一塊,無數日夜談笑風生的相處,給了他前所未有的關懷。《時間簡史》的問世,他重新正視宇宙造物之神的創世觀,正式地將兩人的關係畫下句點。

但感情向來便非關乎愛與不愛,一切歸根究柢,只是意志力的問題。正因死亡逼近,所以沒有時間說謊。沉重而永無止境的承諾,終於在此刻成為他生命中再也無法承受的重量。「我曾經愛過你。」當愛情中的激情和浪漫,在外在種種因素下而成互相拖延、折磨,到了後期,關係的延續只是基於補償,又或是愧疚,分手才會是最好的結局。


《愛的萬物論》:離婚,也能相看兩不厭

當覲見英國女王,回憶起兩人一路走過的種種艱辛,往事似乎歷歷在目,再深刻的感情,即便被時間磨蝕殆盡,至少,那段愛是真實的,是永恆遠存在那裏的。沒有失落,就沒有追尋。事過境遷,兩人跳脫出從前的圄囹,笑看從前。當失落昇華為更高深的層次,留下的的傷痛似乎也能消融於時間的洪流中,最後只剩唏噓感嘆。

劇終,我幽幽地嘆了一口氣,每一個踏出的腳步就像拓印,沉重的印在地板上。如果在那時,她先轉身奔向另一個男人的懷抱,是否值得更好的結局?或許,她會得到他的祝福,即使她先背叛了彼此間的誓言。但又或許,迎接她的不單只是他對她的憎恨,更是周圍不絕於耳的謾罵聲,罵她的不貞、罵她的絕情。那關於那個看護呢?

有人說:「不被愛的人才是第三者。」在神聖的承諾之前,誰又比誰更完美?當基於慈悲而駐足,結局又會多殘破不堪?當我們都跳出世俗的框架,不再以婚姻做為枷鎖,或許,也真正才能跳脫出愛與傷害的二元定論。

《愛的萬物論》:萬物理論,其實就是愛!

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個理論或是算式,可以用來解釋宇宙萬物間的誕生與殞落關係嗎?而如果生命中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對應的答案,一套完整的公式,那麼是不是,或許生命會有所不同?

時間沒有開端,空間沒有邊界。時間雖不能被控制,但生命卻可以被延續。在人生中,我們失去,然後尋找,又再一次的失去……不斷地輪迴著這個公式,直至生命的盡頭。但一段關係的結束,又何嘗不是另一個全新的開始?我相信,總會有那麼一個方程式,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維度,成為永恆。

 

厭世旅人酋姐聊旅行、美食、好物、性愛與異國文化!酋姐日常:行銷人+百萬部落客+Podcaster,想看美照跟吃美食,我們來去酋姐IG@chillchill_der,想談性說愛,來聽酋姐Podcast「海鮮CHILL CHILL」,當然也不要錯過酋姐的個人部落格:Hola!酋姐來求解
厭世旅人酋姐聊旅行、美食、好物、性愛與異國文化!酋姐日常:行銷人+百萬部落客+Podcaster,想看美照跟吃美食,我們來去酋姐IG@chillchill_der,想談性說愛,來聽酋姐Podcast「海鮮CHILL CHILL」,當然也不要錯過酋姐的個人部落格:Hola!酋姐來求解

大家都在看的電影影評總匯

《從前,有個好萊塢》,這封寫給好萊塢的黃金童話情書

《神鬼獵人》+《丹麥女孩》,細數那些戲劇的自我對話

《華爾街之狼》的貪婪人性,是否能讓你輝煌後墜落再起

《我們的愛一言難盡》Newness,就讓我們開放式關係吧!

《因為愛你》CAROL電影版,帶你如何以愛為名

《末代皇帝》溥儀的傳奇一生,有點傷、有點悲

《性我者得自由》更得高潮,女性性革命到底多重要?

《艾蜜莉在巴黎》粉紅泡泡太超過?其實這是美式想像 

2021年七部你不可不看的大女主找自我電影

影評|黑色喜劇才夠好看!災難藝術家、老娘叫譚雅這樣演繹人生苦澀

相信如果你是愛看電影的「電影人」,或多或少都會注意到近幾年好萊塢自傳式電影能見度越發提高,他們可能是來自書籍或是紀錄片的真人真事改編(如神鬼獵人、丹麥女孩)可能是以其故事為藍本重新在做編製(如不存在的房間),反映出隨著世代的變化,觀眾的口味不斷轉換,對於固往能夠賣座的英雄系列電影、好萊塢式愛情史詩感到疲憊不堪,自傳型電影一方面能帶給觀眾更為直接的既視感,在講述故事的過程又不失其娛樂性,或是亦能達到社會價值觀的重新審視、思辨,可說是近幾年明民眾的心頭好。

但製作出一部又一部的自傳性電影,然後呢?隨著越來越飽和的自傳電影市場中,如何殺出一條血路,所要依靠的不僅是厲害的製片公司與電影發行商,必須還是要再回到故事文本本身與電影選角問題。本次酋姐選了兩部近期才(將)上映,卻紛紛廣受好評的電影《災難藝術家》(The Disaster Artist)與《老娘叫譚雅》(I,Tonya,由兩部並不是歌功頌德,也非單講述成功的道路有多困難,而是透過黑色喜劇的幽默,一方面刻劃了大時代、大環境下悲劇人物的故事,另一方面又以明喻、隱喻的方式勾勒出電影文本所要嘲諷的事實。

災難藝術家.夢想的破滅與成長

有著好萊塢浪子之稱的詹姆斯法蘭柯(James Franco選定《The Room中飾演Mark的Greg Sestero所撰寫的回憶錄,並將如此具有話題性的藍本進行改編與「偽紀錄片化」,以自傳電影的方式寫人寫事,重現Tommy Wiseau當時製作過程和動機,詳盡且更為全面的描繪出來。

《The Room這部cult movie無論是在劇情、拍攝手法、對白甚至演技,沒有任何一個點能夠讓觀眾願意掏錢買單,但正是因為它本身具有相當豐富的惡趣味,反倒在午夜場電影中脫穎而出,最後居然也殺出一條血路,甚至一票難求。但正因為並非好萊塢大片,很多民眾可能在進電影院觀影前,並沒有先一步看過《The Room》,對於身邊周圍民眾為何總是忍不住哄堂大笑的點可能抓不到,畢竟沒看過原版電影,是無法理解詹姆斯法蘭柯是如何微妙微肖的將Tommy Wiseau再次復刻。

但我認為《災難藝術家》有趣的正是這部電影特別以「後設」的手法再描繪出《The Room》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讓這部本來只有獵奇、搞笑、爛片界的大國民,在細節處更多了理性與感動,透過文本的再闡述,更飽滿了這部電影,更能在電影中看到《The Room》與《災難藝術家》兩部作品如何相互對話。

回過頭來談《災難藝術家》的核心主題,非常直覺性地讓酋姐聯想到了2016年底紅透半片天的《樂來越愛你》,但比起《樂來樂愛你》的唯美,酋姐反而更喜歡《災難藝術家》這種平凡的包裝方式。很多在LA追夢的人會認為《樂來越愛你》深刻地描繪出這些dreamer在追逐夢想生活的焦慮與自我認同的遲疑,所以顯得更加心有戚戚,但對我來說,像《災難藝術家》這樣以黑色喜劇的方式,成功地勾勒出LA的荒誕不羈與可能性,更在獵奇與荒誕中,創造出「平凡人」追逐夢想所會遇到的困境與周圍可能帶給你的溫暖。

另一方面,《災難藝術家》則在電影中更擴大了「友情」的深度,令人相當印象深刻的是,當Tommy在餐廳被製作人(?!)重重的羞辱一頓,因而產生放棄夢想的悲觀心態,那個陽台也成為了他與Mark兩人建立起真正信任橋梁的一刻。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The Room》的電影場景中,我們能看到陽台在電影中所出現的場次之多,或許對Tommy Wiseau而言,陽台本身就被賦予著「堅定友情」的符號性。

雖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並不能全盤知道Tommy Wiseau與Greg Sestero兩人的關係是否有如《災難藝術家》所要表現的如此親密(畢竟Tommy Wiseau本人認為Greg Sestero的回憶錄只有40%屬實),但也正因為將《災難藝術家》免除掉一般電影常見的主角戀愛說之元素,只將核心主題火力全開,鎖定在「追求夢想的勇氣不設限」,更能觸動人心。

老娘叫譚雅.反社會化的霸凌與階層歧視說

剛觀影不久,這部電影就給足了我相當類似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在《華爾街之狼》The Wolf of Wall Street所用的導演手法,而對談受訪的劇情和韓劇《戀愛的發現》有異曲同工之妙,透過各方立場與理解方式不同,而去闡述、轉化故事內容。雖是順時針的敘事過程,但透過一個又一個的受訪畫面拼接、轉折,更將這個美國前花式溜冰選手譚雅哈丁(Tonya Harding)的故事闡述地如此跌宕起伏,並提供了觀眾不同的觀看與思考角度。

故事編排的撲朔迷離增添相當層度的惡趣味,再加上滑冰跟家暴過程所展現的力與美,可說是飽含了馬丁電影的特性。當中很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曾飾演《天才的禮物》主角的麥肯娜格瑞絲(Mckenna Grace)可說是將小譚雅的桀驁不馴表現得入木三分,個人認為她的表現甚至比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更為叛逆出彩。

除了以上有趣的故事元素,我認為《老娘叫譚雅》當中有許多值得細細玩味的是,電影文本置入非常多現今社會仍會遇到的問題。富有溜冰天賦的譚雅,生活卻義典也不幸福,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又著嚴厲冷淡的媽媽、離家出走的爸爸、一個會對她家暴的丈夫(前夫)……這些原因也讓家暴、霸凌、社會階層歧視不斷注入電影的核心走向,這同時也在考驗自傳性電影本身在描述立場是否能夠站住腳,對於娛樂性質的拿捏、笑果的建立及製作的困難度也頗具社會價值觀的審視。

在觀影過程中最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對於譚雅而言,家暴的合理性與對「愛」的價值觀偏離一再重演。而同步進行的敘事線中,另一方面則是闡述社會有色眼光所對譚雅造成的影響

就如譚雅衝到停車場不斷詢問評委到底為什麼不能公平地給她應得的名次,評委一句「因為你不是我們想要推崇的社會榜樣!」,就像是一個火辣的大巴掌打在譚雅臉上。判決的終身禁賽下的滾滾淚珠,與最後緊湊的反諷結局在來記回馬槍,你很難不會產生不勝唏噓之感。怎樣的家庭塑造了譚雅的人格,即便再有天賦、努力的再多,她的努力仍是成為社會階層下的犧牲品,雖說這是一部黑色喜劇,但也無疑是當時許多小人物的時代悲歌。

悲劇英雄與自傳電影

從上述兩部強檔鉅片,我們可以說越來越多的自傳電影都在試圖挑戰社會的價值觀,透過文本的再度改編與詮釋,試圖帶給每個觀影人更多思辨的空間,在未來的電影產業,相信越來越多出去顛覆既定社會價值的電影之作能夠一一搬上大銀幕。

大家都在看的電影影評總匯

《從前,有個好萊塢》,這封寫給好萊塢的黃金童話情書

《神鬼獵人》+《丹麥女孩》,細數那些戲劇的自我對話

《我就要你好好的》人生只有一次,讓雙方蛻變成長的愛

《華爾街之狼》的貪婪人性,是否能讓你輝煌後墜落再起

《愛的萬物論》教會我們的那些事,婚姻是否能永恆?

《我們的愛一言難盡》Newness,就讓我們開放式關係吧!

《因為愛你》CAROL電影版,帶你如何以愛為名

《末代皇帝》溥儀的傳奇一生,有點傷、有點悲

《波希米亞狂想曲》典藏皇后合唱團的情與欲

《性我者得自由》更得高潮,女性性革命到底多重要?

《艾蜜莉在巴黎》粉紅泡泡太超過?其實這是美式想像 

2021年七部你不可不看的大女主找自我電影

影評|大腿打開挑戰開放式性關係!Newness我們的愛情一言難盡這樣說

一開始看完Newness《我們的愛情一言難盡》預告後

還以為這是一部很揪心的哭哭強片

買票的時候還被告知是「限制級」瞬間熱血奔騰(喂)

結果觀影卻不覺得有很多淚點 ()

根本都把重點都放在尼可拉斯霍特的大胸肌

好身材、翹嘴唇跟超美藍眼睛 ヽ(`Д´) 

導演請給我重點部位特寫謝謝(被巴)

但看到結局我還是默默流了兩滴淚(到底多會哭)

廢話不多說,以下Newness《我們的愛情一言難盡》微影評正式啟動~

閱讀全文 影評|大腿打開挑戰開放式性關係!Newness我們的愛情一言難盡這樣說

【不專業微影評】海邊的曼徹斯特~不學習遺忘,而是學習擁抱傷痕

【不正經前文】

一開始看到這個《海邊的曼徹斯特》這個片名,還想說應該是個英倫片,也讓喜愛英倫風格的我躍躍欲試,想不到後來才發現居然不是英國片呀!!(抱頭)不過這部片居然入圍奧斯卡各項大獎,(觀賞時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尚未舉行)當然也是要來來細細品味一番。平心來說,這部的題材相當沉悶,沉悶到如果你沒有靜下心來看,是會很想關掉螢幕的那種。可是不知怎麼的,導演在鏡頭的運用,人物與人物間的低鳴與衝突,卻會讓你想要從中捕捉他們最細微的表情,更想要揭開故事的最終結局。

現實,總是殘酷的令人心痛

整體來看,電影中大量使用長鏡頭,試圖建構出一種回憶的「靜止」,海則可說是象徵現實的波瀾。因此,在整個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中的可見回憶與現今的不斷穿插,這也有點與此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漫漫回家路》有異曲同工之妙。雖是如此,故事的起伏卻不似預期的大,與大多數的電影相比,故事的走向、人物的對白很是平淡無奇,卻是平淡的令人心酸,亦能從中體察到人生的百態。

一場意外,一個完美的家庭徹底土崩瓦解,主角李錢德勒的世界也隨之黑白。之後的人生,每日看似不同,但於他又沒有太大的相異,反正都是行屍走肉!但哥哥喬的死亡,「監護人」的身分倏忽掉到他的身上。一個連最基礎的「責任感」都做不到的大人,憑甚麼去監護他人的人生?於是,他推託、他抗拒,他試著用千百種理由來說服自己「做不到」,然而,他做了嗎?

說救贖,太難

照顧姪子派翠克的「重責大任」,為他心如死水的生活增添的新的色彩,他開始再次接納、再次妥協,並試著找回一個大人所應該具備的責任與義務。另一方面,姪子派翠克也開始成長、接納現實,並學習依靠另一個他曾經熟悉的大人。喬的死亡,讓這兩條平行線再次交織,甚至,兩人都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一種生命的歸屬感。

這也讓我想到休葛蘭與尼可拉斯霍特所主演的《非關男孩》,但不一樣的是,《海邊的曼徹斯特》並沒有這麼「完美」的讓主角成功釋懷,而是用了另一種方式讓他學會擁抱傷痕。喪子之痛、前妻再婚、親人相繼而亡,對他而言無疑是人生失敗的嘲笑,但認知是一回事,願不願意「接受」又可是另一回事。

我很喜歡最後前妻與他意外相遇的那種一開始的尷尬,彼此談話所透露的一退一進與李的退縮與拒絕。也因如此,他與侄子兩人在客廳的擁抱,更顯得珍貴--那可說是他唯一一次說出他的失敗。「我打敗不了生活,打敗不了命運,我沒有能力越過這一切,我知道。」背負太多的不幸,又豈能期盼自己活得安好?

如果,擁抱悲傷

當身邊的人都在前進(move on),而你卻是唯一一個停下腳步的人,你是不是很傻氣?有時候靜心想想,我們不都也是地球上隨波逐流的七十億分之一?在這個世界上少了一個是否也無妨?

常言道:「時間能治癒一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就真的能遺忘一切嗎?李的厭世與厭厭然,道盡了多少失去人生目標的的人的心聲,遺忘很難,擁抱傷痕卻更困難。《海邊的曼徹斯特》不談救贖,也不談對抗,很簡單的就是講述一個人再度擁有生活的勇氣罷了。電影的最後並沒有給大家一個理想中的完美結局,李同樣是拒絕了監護人的角色,但卻願意搬家、購買家具,甚至與侄子玩起在美國文化中象徵「父子之情」的接球。電影最後,我們仍可見到他那悲傷的神情,無法擺脫的過往與遲疑的腳步,但未來或許仍不光明,但至少,他願意前進。

平凡,造就自然

再來談談男主角凱西艾佛列克吧!凱西本身的氣質與英國的傷痛樂團HURTS主唱THEO神韻某些神似,但卻有著更滄桑的感覺(飄著大叔味?)影片開始他的情感起伏大多都是平淡的,卻又在某些時刻爆發,精神的動盪、自我的厭棄可見一斑。此外,飾演姪子派翠克的盧卡斯海吉斯同樣也將青少年的懵懂無知,故作世故的滑稽成熟,做了很深刻的表現,這部戲如若少了這兩人,不但會整個失去火侯,也無法如此令人揪心。

這部電影很特別的是,無論是長短鏡頭的轉換、故事線的交錯與銜接……你在觀影的過程中很難聚焦在分析任何拍攝手法,那極為細膩、平實且生活化的節奏和劇情平凡卻不突兀,就像是你完整的回憶了一個你生活中的人的人生,不需要過多的對白,也不需要太多的人物來襯托,因為現實就是這麼複雜的簡單

談人生,太難。

那生活呢?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電影開演」

【不專業微影評】樂來越愛你~我們錯過,但不留遺憾

前情提要-  話說【樂來越愛你】這部片子《樂來越愛你》自從在威尼斯影展首映後可說是佳評如潮,更是獲得金球獎七項大獎呢!那身為電影人,又總是愛評論電影一二的酋姐當然也要來認真觀影揭密一番啦!以下影評正文如有爆雷請見諒=)

超越復刻,締造新時代經典

總體而論,【樂來越愛你】可說是擴大傳統的歌舞劇的層次,除是落實歌舞劇的特色,當然也加入了許多電影畫面的處理手法。在拍攝與運鏡手法上都大量使用長鏡頭,降低剪接點的產生,甚至用了不少的環繞拍攝。此外,在鏡頭的表現上(尤其是夜晚)色調都較為豐富且明亮,在復刻四、五十年代的歌舞片之餘,也頗具伍迪艾倫的電影範兒,某些歌舞的畫面也與【歌舞青春】具有些許同質性。

而在劇情方面,除是復刻經典,也減低了一般歌舞片所容易出現的老套、陳腔濫調之情節,反之注入現代都市與時代精神,更將其故事背景設在LA ,試圖營造出追尋「夢想」當中所會遭遇到的難關與困境。與故事背景所設的LA 相反的是,故事與主角二人的故事線、火花以緩慢的步調構成,更以清新的手法描繪「選擇」這個習題,劇情的呈現並不使用對話來凸顯劇情走向,落實以畫面說故事的心領神會。

同是失意人,相遇相知

說到【樂來越愛你】的主角,無論是女主角艾瑪史東,還是男主角雷恩葛斯林,兩位演員的作品我都頗為陌生,對於艾瑪史東最有印象的就是她與柯林弗斯在【魔幻月光】中的演出,其清新脫俗的氣質與靈動的大眼相當具有記憶點,但若是要說到演技,倒顯得有些平庸。

回過頭討論,就兩個主角的角色本身同時皆具有生活的焦慮與自我認同的遲疑。相較而言,Mia 這個角色主動且活潑,配合艾瑪史東的甜美微笑,著實是個不使人討厭的角色;反觀男主角Sebastian 則是憂鬱且迎合現實,加上雷恩葛斯林眉宇間所透露的憂愁,更讓這個失意音樂人的角色貼近真實。

以性格面來談,他們兩人在某些層面極為相似,也是分別代表歌舞劇的主要成因── 音樂與戲劇。兩人的相知相惜可說是相得益彰,但前提是兩者必須保有「平衡」。

因為太過了解,所以無法長存

在看古代言情小說,最常看到的文字想必就是「是不是我們一開始的相遇就是錯的?」反觀來看【樂來越愛你】摒棄了這種消極的自我詰問,而是傳達經由層層選擇的疊合,能造就出不同的人生。但當有一方遇到了成長與突破的機會,又該付出甚麼代價?又有誰能有勇氣接受變化?當現實的不斷重擊,是不是就該適當地做出「選擇」?而不做選擇,一味的迎合,又是否也是一種選擇?

這兩個人的相遇與相知,與最後因追隨夢想而分開的橋段,都讓我想到了【曼哈頓練習曲】,某種層度來說,我們甚至可以將這部電影視作Greta (綺拉·奈特莉)及Dave (亞當李維)兩人在Dave 偷吃分手前生活的剪影。

兩人分離前的一句「我會永遠愛你」為道別烙下了一個美好的記憶。五年後的重逢,故事意外的未將兩人牽回,反倒各自邁向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個篇章。這也未嘗不是呼應了分手情侶最常道的一句話「我曾經愛過你……」雖說整部片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都是屬於較為動態的畫面,如Sebastian 的鋼琴彈奏、兩人的踢踏舞的橋段,Mia 面試時的高歌,但意外的是,我很喜歡結局兩人相望勝過千言萬語的深情,訴說兩人相遇非錯,而是慶幸相遇,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小格局,大場面

看完前面的評論,我相信很多人都會以為我要極力大推這部電影吧!但我只能說你們錯了!(搖肩膀)如若你是喜愛音樂的或是學影像處理等技巧的朋友,我會強烈建議你可以來看這部片,但若是想聚焦在劇情的觀眾,這部電影在格局上如若沒有奧斯卡本屆入圍的其他作品來得出彩,如【關鍵少數】的劇情更能顯現出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悲歌。但如單就歌舞電影與愛情電影而言,【樂來越愛你】的確是創造出了另一種詮釋的手法,仍有一定的可看性!

以上評論皆為本人的觀點,不喜勿拍

大家都在看的電影影評總匯

《從前,有個好萊塢》,這封寫給好萊塢的黃金童話情書

《神鬼獵人》+《丹麥女孩》,細數那些戲劇的自我對話

影評|時間就是你最大的敵人,《1917》這樣賺觀眾眼淚

黑色喜劇經典!災難藝術家、老娘叫譚雅這樣演繹人生苦澀

《我就要你好好的》人生只有一次,讓雙方蛻變成長的愛

《華爾街之狼》的貪婪人性,是否能讓你輝煌後墜落再起

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 帶你探討愛的本質

《愛的萬物論》教會我們的那些事,婚姻是否能永恆?

《我們的愛一言難盡》Newness,就讓我們開放式關係吧!

彩虹下的破碎靈魂,《茱蒂》一個巨星的誕生與殞落

不存在的房間,打開你心門內最溫暖的一塊

《因為愛你》CAROL電影版,帶你如何以愛為名

《末代皇帝》溥儀的傳奇一生,有點傷、有點悲

《波希米亞狂想曲》典藏皇后合唱團的情與欲

《性我者得自由》更得高潮,女性性革命到底多重要?

《艾蜜莉在巴黎》粉紅泡泡太超過?其實這是美式想像 

2021年七部你不可不看的大女主找自我電影

影評|孩子的爸才不重要!BJ有喜Bridget Jones’s Baby,給你不完美的人生抉擇

有著眾多男神的酋姐,在半年多前得知BJ有喜要上映後,就一直天天期待著一定要去看,好不容易等到上映……酋姐:我覺得英國男人超帥超紳士的呀!你看我們柯林(灑花花);英國友人:你想太多了!(巴)如果想要知道英國(男)人多nasty,那你一定要去看BJ有喜,於是乎,在觀影途中酋姐一度被劇情重擊傻眼;英國友人:我就跟你說吧!nasty……如果是保守的捧油,在觀影時可能會有很嚴重的CULTURE SHOCK!!以下有雷慎入!

這次的BJ有喜是在十二年後又再度拍攝的作品,無論是在人物或是劇情,都一再地牽引出許多人的年輕記憶。如果是Bridget Jones系列的愛好者,建議在去觀影前再把前面兩集一同看過,加深印象嚕!

與前面兩部作品風格大致一致,BJ有喜仍保持著固有的英式幽默、豐富的人物性格與總是在聖誕節迎向歡喜大結局的節奏。即使芮妮齊薇格和柯林佛斯都已邁入中年,臉龐與身材也都略微走樣,不可否認的是,這仍是一部能讓你大笑的愛情喜劇。


還記得小時候看Bridget Jones,最有印象的就是Bridget Jones被取笑的阿嬤大內褲與休葛蘭那放電死人不償命的雙眼了吧!

當然,對於還是小朋友的自己,自然不對達西這個角色有太深的好感,畢竟應該不會有女孩會喜歡一個表情總是嚴肅至極,講起話來像是隨時都要把你損到最高點的人嘛!沒錯,馬克達西就是這樣的存在,根本就是傲慢與偏見裡的達西先生嘛!(踹)直至成長,視野開闊了,領悟也深了,也才知道有一種愛,叫做愛在心裡口難開,更有一種愛,叫做傲嬌在我心(攤手)。

曾經在看1995年版本的傲慢與偏見影評中,有位網友這樣形容:達西先生根本就是國小生呀!每次都深情款款怒視地盯著女主角,心裡一直MURMUR你為什麼不看我妳為什麼不看我……我做了這麼多就是要你看我呀!你為什麼不看我……(怨念表情)到底誰會知道你喜歡她啦!相較而言,馬克是更有人性(?!)一點的存在。但即使內心愛得很深很滾很久遠,卻始終不輕易說出口,每次都是在丹尼爾耍白目爆氣怒揍人一頓(笑)後才發現自己的心!

相信有許多人其實是不能理解Bridget Jones的,自然,我也曾經是眾多人之中的那麼一個。周旋在兩個男人之間,在不斷評分下自我拉拔後卻遲遲無法下定決心,一下想要逃避,一下又糾結不已……聽起來其實還真是頗糟糕的呀(搔頭)。但卻也在行之有年,才了解在愛情裡,我們都有可能是Bridget Jones。這也讓人不禁想到鍾漢良在《何以笙簘默》裡的經典台詞:「如果生命中曾有那麼一個人出現過,那其他人都只能是將就,我不願意將就!」而對Bridget Jones而言,她又何嘗不是如此?

或許,很多人都說,在一開始與丹尼爾對上眼後的激烈火花,對比她對馬克的疑惑與些許厭惡,怎麼也無法想像兩人的手最後居然會牽在一起。但愛情又何嘗不是一種很玄妙的東西,你無法判定哪個人會是你喜歡的對象,無法知道是否下一秒你就會遇到真愛,可能這一秒你還是魯蛇,下一秒就遇到了那麼一個人,兩人愛的若如是羅密歐與茱麗葉那般死去活來,甚至更勝柳夢梅與杜麗娘之間生死闊契。

但這一切還真必須歸功於達西在第一集的告白。如果這世上,能有那麼一個人對你說出:I lik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那該有多感動?而Bridget Jones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了解到自己的心,她從不需要去順從別人,去說服自己成為他人眼中的完美女人,胖又如何?魯蛇又如何?至少我一個人也能開心愉快,至少我每天都比從前的自己更加進步!這樣的中心思想,也正是Bridget Jones電影系列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Bridget Jones系列電影之所以迷人,不在於它有多惹火的女演員,多帥氣的小鮮肉,而在於他以豐富的英式幽默,建構出常人都經歷過的共同情感,在這樣的集體潛意識之下,即便某些劇情脫線,女主角的思考邏輯也常常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但種種反倒使電影更添惡趣味。自然,在這次的BJ有喜自然也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

瘋狂的劇情搭配上總是搞笑卻總是積極向前的女主角,愛在心裡口難開,對甚麼都非常具有規劃,卻唯獨在愛情拎不清的男主角,與風趣迷人,跟他在一起便能獲得全世界的男二。

有趣的是,Bridget Jones系列電影簡直可以說是自己看過這麼多電影當中,少數男主角畫面總是比男二還要少的作品,卻往往在你以為他就要下台一鞠躬的時候,卻又衝出來給你一記回馬槍,甩得你那是小鹿亂撞,可以說幾百萬次我願意(喂)但這便也是人生最有趣的地方不是嗎?

於是我們不停嘗試,於是我們不停受挫;最後,在愛中成長,成為更茁壯的自己。戲劇雖是戲劇,但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戲?

最後偷偷跟大家說~~電影裡面可是有隱藏版人物:紅髮艾德!!他出現的時候一堆觀眾完全瞬間激動得半死哈哈哈,一旁的英國友人直接用淡定的目光鄙視了各位~~

 

大家都在看的電影影評總匯

《從前,有個好萊塢》,這封寫給好萊塢的黃金童話情書

《神鬼獵人》+《丹麥女孩》,細數那些戲劇的自我對話

《我就要你好好的》人生只有一次,讓雙方蛻變成長的愛

《華爾街之狼》的貪婪人性,是否能讓你輝煌後墜落再起

《愛的萬物論》教會我們的那些事,婚姻是否能永恆?

《我們的愛一言難盡》Newness,就讓我們開放式關係吧!

《因為愛你》CAROL電影版,帶你如何以愛為名

《末代皇帝》溥儀的傳奇一生,有點傷、有點悲

《波希米亞狂想曲》典藏皇后合唱團的情與欲

《性我者得自由》更得高潮,女性性革命到底多重要?

《艾蜜莉在巴黎》粉紅泡泡太超過?其實這是美式想像 

2021年七部你不可不看的大女主找自我電影

影評|我就要你好好的ME BEFORE YOU,讓雙方蛻變成長的愛

我半年前看到《我就要你好好的》ME BEFORE YOU 的預告釋出後,酋姐就一直在等這部片上映呀!!!!(搖肩膀)雖說整部電影的劇情與情節透過預告看了個大概,走向也大致都在預料之內,卻同樣賺人熱淚、引人深思。(酋姐看完電影眼妝掉一半QQQ)

閱讀全文 影評|我就要你好好的ME BEFORE YOU,讓雙方蛻變成長的愛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