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為人知的房間,卻是他們的全世界……」人們都說孩子的眼光特別,孩子不會說謊,而當小孩的童真雜揉在影視作品之中,箇中滋味更是悠悠。電影《不存在的房間》編劇即為其小說作者,故事取材自奧地利監禁案,全片多以男孩JACK的視角解讀,使得這部電影多了幾分趣味。與其他電影相比,《不存在的房間》場景不多,50%以上的時間都在房間內拍攝,並有著大量的母子對手戲。
飾演JACK的雅各特倫布雷精湛的演技讓觀眾震懾在他稚嫩的童音與天使般的外型,不仔細看真的會以為他是女孩呢!(不要懷疑,他真的是男生!!!)穿著小褲褲跑來跑去也讓人好害羞 >///<
飾演女主角JOY的布麗拉森在演技上也相當出彩。憔悴的外型凸顯出少女媽媽的無助與堅強,向JACK說出真實的演技不但頗具說服力,更是令人動容。
特別的是,這部電影前後就像是兩個不一樣的故事,但我認為電影所真正要凸顯的部分卻是在後段,也正是這個現實世界的原貌,或者,我們可以再深入探究──在這吃人的社會下,人對自我的定位。
什麼是真實世界?對JACK而言,這個不到十坪大的房間便是他的一切,而母親在逃脫前所說敘述的真實世界卻顛覆他對於世界的認知,也因如此,他氣憤的大吼:「那些都是騙人的!」甚至,他對著媽媽大吼:「我恨你!」沒錯,JOY所傾盤托出的「故事」驚心而不美好,所以JACK拒絕接受,他寧願相信媽媽在小房間內所編織出的謊言,也不願意學習擁抱這個世界。但也正因孩子年紀小,他們的想像無邊,有著大把的時間與精力改變,並擁抱世界。於是乎,在他逃脫出房間外所見的無垠天空顯得更加可貴。
可惜的是,無論導演或是編劇在此段的鋪陳都有些操之過急,JACK居然能馬上適應外在的光線,望著陽光發楞,女警神乎其技的辦案更超乎想像,原本一直以為會有大篇幅的逃亡之路居然迅速告結,未免讓人有些失望。不過在電影中所要凸顯的主角畢竟還是身為媽媽的JOY,JACK獨自面對世界原貌的心境路程便顯得有些微不足道,在這點上小說的表現明顯出彩許多。
再來便是要細談《不存在的房間》電影後半部的真實世界。後半部主要聚焦在「親情」與「回歸社會」兩項主題,JOY父親對JACK身分的否定,對比母親對JACK的關愛,也讓她自我認知上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與迷失;父母親因為她的失蹤而離婚、母親的二度戀情等,讓她審視到逃脫後所迎來的並不是天堂,而是人生的另一場煉獄。
逝去的青春導致她怨天尤人,選擇不去承認JACK的生父是個綁架犯;面對周遭事物的改變陷入極度不平衡的情緒,「少了我,世界也不會有所不同!」的想法不絕於耳,更讓他怪罪母親的教育讓她遭遇不幸。而在受訪時主持人(酸民?!)所對她提出的問題,更是揭開現實生活的黑暗與現實,最後選擇了令人憂傷的方式……
這其實也點出了一種共同情感:人類對未知抱持的極具樂觀的想像,但在想像生變後卻又陷入無垠恐慌之中。這樣的情感也不免聯想到《詩經·東山》的懷鄉情切與害怕面對滄海桑田的悲哀。人們往往在歸程時戀家更劇,但回家過後呢?所迎接我們的又是怎樣的挑戰?我們又是否有能力面對?
整部電影最讓我動容的部分有二,一個部分是當JOY泫然欲泣,說著自己不是好媽媽時JACK童顏童語的回答:「但你就是媽媽呀!」是呀!即便無法做到最完美的媽媽,對孩子而言你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為你,就是你!
另一個則是JACK帶JOY回到房間向七年的回憶告別。對JACK而言,這個房間是充滿成長回憶的空間,是他最純粹的童真,但對JOY而言,這是禁錮她身心的煉獄。「BYE ROOM !」低聲呢喃,在那一刻,JOY終於鼓起勇氣試圖放下過去種種,並重新學習面對未知的世界。
整體來說,電影在運鏡上還算流暢,雖然手法並不是相當高明,但仍具一定水準(有些畫面的晃動不知是否有意為之?);劇情沒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橋段也安排得十分緊湊。當然,畢竟改編自小說,情節的鋪陳與人物的心態轉換、心理狀態難用幾個鏡頭展現出來,能有這樣的表現已是相當不錯!不過對於看過原著小說的觀影者而言,這部電影似乎評價就沒有那麼高了。
不過雅各特倫布雷的高超演技確實讓這部片子的檔次又更拉高不少。
興許談未來還太遙遠,而每個步履都是維艱,但將來的每一步都會用盡全力的前進。我們都是人生的學習者,學習如何生存、學習如何活得美好,學習,成為那個最理想的自己。